制作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传播能力。主持开展大型科学传播普及活动,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和社会效益。
2.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高级科普师职称后,至少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省部级以上科学传播课题或项目1项以上。
(2)作为主持人获科普类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1项以上,或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上。
(3)作为主要参与人(排名前三)获国家级科普类奖项二等奖以上1项以上。
(4)辅导的学生获国家级各类与科普相关的自科类或社科类竞赛二等奖以上1项以上;县及以下单位参评人员,辅导的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各类与科普相关的自科类或社科类竞赛一等奖1项以上或二等奖2项以上(排名前三)。
(5)主持或作为主要负责人(排名前三)策划、组织、撰写科普培训、科普节目、科普常设展览(5年以上)等科普活动的方案,开发科普实验(展品)、编撰科普剧本等并获市厅级以上奖励或表彰2次以上。
(6)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技术专著、译著1部以上(本人为主编或主要撰稿人撰写3万字以上)。
(7)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刊物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4篇以上(第一作者);或撰写(独立或排名第一)在行业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在市厅级以上部门得到有效应用的课题、决策咨询报告、政策类文件(规划、标准)、专利等2篇(项)以上。
(二)高级科普师
1.学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经历)要求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掌握国内外科普状况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和较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对业务建设能够提出有科学依据的见解,并做出突出成绩;指导中、初级专业人员开展业务、科普研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能够发挥专业骨干作用。
参评科学传播研究方向的人员,应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主持或作为重要参与人研究解决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课题,在提升科学传播工作效果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参评科学传播实践方向的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内容制作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传播能力。主持或作为重要参与人组织开展大型科学传播普及活动,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和社会效益。
2.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科普师职称后,至少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参与人(排名前三)参与市厅级以上科学传播相关课题或项目1项以上。
(2)作为主要参与人(排名前五)获科普类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1项以上,或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1项以上。
(3)作为主要参与人(排名前五)获省部级以上科普类奖项三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