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开始,多个省份就开严厉打击职称论文发表中的弄虚作假行为,目前确定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份在2023年发布了关于职称评审中发现弄虚作假行为的通报文件,其重点主要打击发表假刊套刊问题,今天我就大家解读一下目前的形式以及假刊套刊问题!
  
  在这份通报文件中,其中五人因为发表了假刊套刊,不仅被取消职称评审的资格,而且还被限制了3年内不能再次评审。
  
  浙江省更是明确表示发假刊套刊者需等待3-5年才能再次参与职称评审。所以大家在发表期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为发假刊从而导致3至5年不能再次评选是一种得不偿失,十分愚蠢的行为!
  
  根据目前的形势,在2024年职称评审将会成为一个重要节点,这标志着职称评审的难度将越来越难!不仅要发表期刊,还得严格遵守期刊规范和整改要求,才能确保职称的公正性以及权威性。这次期刊整改将促使广大研究人员加强学术诚信意识,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为职称评审带来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需要关注的是是第三条:“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配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严厉打击论文发表虚假期刊发等违纪违规行为,鼓励科研人员把高质量论文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对于抄袭、剽窃、不当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按照《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等有关规定处理,撤销取得的职称,记入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库,情节严重的在一定期限内取消职称及岗位晋升资格。”
  
  当前各省正在加强对评职称发表论文的期刊的正规性进行严格检查。因此,在发表论文时不应持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发表在假刊上是不会被发现的。日后,对于期刊论文的审核将会变得越来越严格。
  
  然而,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假刊和套刊的现象,许多老师在论文发表后很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假刊或套刊上发表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必须更加警惕,以确保自己选择的期刊是真实可信的。
  
  一定要记住假刊套刊的几大显著特征:
  
  1、新闻出版署查不到,也就是没有在新闻出版署备案的期刊!
  
  2、只有在中国期刊网,中刊网,期刊网收录的期刊不要去发!
  
  3、没有双刊号(ISSN/CN)或者不全!
  
  4、很便宜且名字很好听的期刊大概率是假刊套刊!
  
  5、出刊之后在知网,万方,维普的首页全文检索不到!
  
  我经常强调评职称发论文选期刊的几大原则:
  
  1、新闻出版署可查且双刊号CN和ISSN齐全!
  
  2、最好选择知网/万方/维普收录的可以正常首页检索的期刊!
  
  3、最好避开报纸刊、电子刊以及国际普刊,评职称认可度低,风险大!
  
  以下是我整理的确认的假刊套刊目录,大家可以转发给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避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