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为主要内容,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培训活动。而且,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情况,将作为聘任职务或申报评定上一级资格的重要条件,继续教育考核结果(人社部门出具的继续教育合格证明)作为职称评审评价指标之一。由此可见,职称评审与继续教育挂钩。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按照职称评审申报要求,凡是从事相关行业,取得国家承认学历,在该技术岗位上有一定业绩,符合对应职称级别评审条件的都可以申报职称评审!当然,职称评审不是填表报名就完事了,不要到申报时间了才开始准备申报,申报的前期是需要很多准备工作的,继续教育、论文撰写及发表、工作经历、项目业绩等环环相扣!
为什么要参加继续教育?近年来,国家和省不断加大继续教育立法力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继续教育法规体系,实现了继续教育工作的依法管理。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职称评价体系有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已不再作统一要求,对继续教育作出了强制性的规定,将继续教育学时纳入职称评价体系,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

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补充、能力拓展和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而且,专业技术人员在任现职期间进行继续教育的情况要作为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继续教育不达标,不得参加职称评审。

2022年公需科目的学时有哪些要求?继续教育包含公需科目与专业科目,其中,公需科目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规、理论政策、职业道德、技术信息等基本知识,每年累计一般不少于30学时。根据湘人社函〔2022〕11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2022年度公需科目主题为“专业技术人员在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担当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完成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的培训,将直接影响到职务聘任和更高一级职称申报。
其中,很多申报人员对于继续教育都有一些困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继续教育学时修满。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继续教育学时是职称评定的重要考核内容,是申报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针对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都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学时的学习。